在公司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“出差是个好机会,但跟部门里最不对劲的那位一起出行,简直是一场噩梦。”尽管如此,这次我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,和那位最讨厌的部长一起踏上了出差之旅。
出行的*天,早上八点钟,我们在公司门口集合。部长一如既往地穿着整齐的西装,夹着材料,语气严肃。这让我内心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紧张感,尽管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,但与他的对话永远显得不那么轻松。车程中,部长开始翻阅文件,偶尔抬头询问我对某些方案的看法,尽管每次我都如实反馈,他的表情依然不温不火。这种严肃的交流模式让我倍感压力。
然而,在会议上,事情发生了变化。出席者中有几位业内专家,部长显得意外活跃。他逐渐放下了严肃的外壳,开始积极参与讨论,与专家们展开辩论,表达他的观点。看到他那种兴致勃勃的状态,我的看法也渐渐改变,仿佛看到了一个不同的他。会议后,他邀请我一起喝咖啡,谈起了行业的现状与未来的趋势。让我惊讶的是,他并不只是个工作狂,内心深处有着对于这个行业的热爱与思考。
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我们共同出席了多场会议,甚至在闲暇时间一起散步。我发现部长其实非常有幽默感,讲起笑话时脸上的神情竟然显得亲切。渐渐地,我与他的关系开始缓和,虽然仍然会因为工作中的小事发生争执,但气氛变得融洽了许多。我习惯用一种极为小心翼翼的方式与他沟通,然而他对我的意见也越来越开放,甚至开始询问我的想法。
旅程接近尾声时,我们在机场的候机厅里,部长主动提到这次出差的收获。他表示,自己对我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,同时也感谢我在这几天里的支持与配合。我微微一愣,虽然他依旧是我心目中最不讨喜的老板,但彼此间的理解与默契让我感受到出差并非只有负担和压力。
这次意外的出差旅,让我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并不完全依赖于表面的印象,挖掘彼此内心的想法,定能找到更多的共鸣。或许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,我们都可以通过更多的互动和沟通,打破隔阂,携手共进。